<sub id="9bnzd"><dfn id="9bnzd"></dfn></sub>

<meter id="9bnzd"></meter>

        <form id="9bnzd"></form>
      <rp id="9bnzd"></rp>
      
      <meter id="9bnzd"></meter>

      <meter id="9bnzd"></meter>
      海東日報首頁

      碾伯:湟水河畔的文化印記

      2024-01-02 09:39:14 來源:海東日報 點擊:

      碾伯,一座充滿活力的古鎮。

      □文/圖 祁萬強

      當湟水河流經河湟谷地時,它在海東市樂都區中心區域一次次依依不舍地回望,便孕育了一個美麗、富饒的小城——碾伯。這座位于湟水河畔的古鎮是樂都城區所在地,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條當地人心目中的母親河畔,早在幾千年前,高原先民就在這塊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河谷兩岸臺地上曾出土的大量驚世駭俗的彩陶,就是早期人類活動印記最有力的明證。

      厚植人心的地名文化

      說起碾伯,不得不先要探究一下樂都這一地名的由來。在《漢書·趙充國傳》等歷史史料中,樂都被寫作“洛都”“落都”或“雒都”,其實都是對同一個地方不同的命名而已。漢代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趙充國屯田河湟以后,就在樂都設置了破羌縣。東晉十六國時期,后涼王呂光渡過湟水,戰勝了南羌部族,勢力正式進入了今天的海東東部地區后,改破羌縣為樂都郡,“樂都”二字便正式出現在了史籍當中。

      我省著名史學家李文實先生在《西陲古地與藏羌文化》一書中記載:樂都原屬羌語,不管是落都、洛都還是雒都,都是音譯羌語而來,意為“溝谷”。

      到了清代康熙年間,碾伯所千總李天祥纂修了《碾伯所志》一書。此書中記載了元朝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中原王朝在西寧、碾伯設立了拘榷課稅所,這是一個稅收衙署部門,主要負責征稅和財賦的轉運。“明太祖洪武五年,立碾伯衛。十九年廢,置碾伯右千戶所。”(出自《碾伯所志·沿革》)這一確切的文字記載中,明確提出了“碾伯”二字。此書中,對于碾伯古城也有較為詳細的文字描述: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長興侯耿炳文興建。開南門、東門和甕城門三門。明萬歷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碾伯游擊達云修繕其城,“補加磚蝶,增建敵樓”。后兵備劉敏寬亦加補修。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又開西門,名安阜門。到了清雍正三年,被改為碾伯縣。民國十八年青海建省,改碾伯縣為樂都縣。碾伯應該說是樂都的舊稱,樂都承襲了碾伯,碾伯即樂都,樂都即碾伯。

      據近代有關學者考證,“碾伯”一詞為古羌語或藏語,漢語意為“山神”。對這一觀點,我是持認可的態度。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有一座山,當地人稱之為年保玉則,這里流傳著藏族英雄史詩中格薩爾王的故事。“年保”和“碾伯”均為藏語發音中“山神”之意,二者只不過是同一個藏語發音的兩種書寫方式而已。

      這樣的地名的命名方式,其實并不鮮見。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地名中,幾乎每一個命名都有一個優美的故事,或者一段動人的傳說,積淀著一定的文化內涵。故而,許多地名都取自民間傳說,半真半假、亦真亦幻,主要是寄托了人類對幸福生活的一種美好向往。就拿樂都區馬營鄉的龍床村、昆侖村、龍王崗村來說,雖然這里山大溝深、土地貧瘠,一個個獨具神話氣息的地名,卻蘊含著古人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誼。

      逐水而居的生存之道

      碾伯這一地名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無疑與民族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等緊密相連,都帶有地域特點和民族習慣的烙印。

      在當地人的方言中,“碾伯”一詞的發音為“碾白”,究其原因又有深意。樂都古方言中,“白”和“北”發音相同,“碾白”也有可能是“碾北”的意思。

      湟水河是黃河上游的一條支流,發源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的包呼圖山。湟水河流域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孕育了高原千年文明。“湟水”一名源遠流長,最早出于漢代典籍?!端涀ⅰ分蟹Q之為湟水,有“出祁連山下,東流千余里,合浩河。又東入蘭州西境,合洮水,入黃河”的文獻記載。到了宋代又稱宗曲、邈川水、勒且水等。明清時期叫做湟河、洛都水、西寧水、碾伯河、博羅充克克河等。

      從這些記載筆者推斷,今天我們大概念稱謂上的湟水河,在途經樂都段以前有多種叫法,當地人“碾北”的叫法可能源于“碾伯河”的存在。“碾北”就是“碾伯河水之北”的簡稱。究其原因,不同朝代設立的莊浪分衛、碾伯守御千戶所等行政管理機構均在河之北岸,故而才會有這一地名的吧。

      中國地名文化的底層鋪墊,與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有著密切的聯系。人類與自然界在長期的斗爭和漫長的適應中,逐步找到了生存的技巧,從而也慢慢掌握了生存的法則。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逐水而居、向陽而生的生產、生活規律被湟水谷地的先民準確拿捏。碾伯河之北的生存區域,能享受充分的陽光滋潤,“臨水而居、擇水而憩”幾乎是所有生命體生存與繁衍的本能,又是人類親近自然的本性,亦是亙古不變的夢想與追求。

      鳥瞰中國大地,類似“碾北”這樣的地名可謂是屢見不鮮。洛陽,意為洛水之北;淮陰,意為淮水之南;湖北和湖南是以洞庭湖作為南北方向的行政區劃命名;河南和河北是以黃河為分界命名的;山東和山西是以太行山為方位而命名的;青海南山,也是由于地處青海湖南岸而得名……

      多元融合的文化路徑

      在碾伯地區的方言中,我們不僅能窺見承載著大量歷史事實的地域印記,而且會發現某些不屬于當地的詞匯融合了進來。這些方言的保留和傳承,可以為我們提供理解當地乃至青海歷史上不同民族之間相互交流融合的文化路徑。

      《紅樓夢》《水滸傳》等經典文學著作中,常常能看到碾伯方言的身影。如:姑舅(姑表兄弟)、挫磨(折磨)、勤謹(勤快)、知事(懂事)、撩亂(忙活)、扎掙(掙扎)、頂缸(頂替)、款款(輕輕地)、心疼(好看或可愛)等等。從這些詞語中不難看出,碾伯方言的形成與歷史上青海的人口遷移關系密切。因為,說到青海漢族的來歷,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來自南京的珠璣巷。這些方言的保存,也能從一個側面證明這一觀點。

      同時,在碾伯方言中還夾雜了很多民族元素的成分。“朵羅搖著巴郎子啊。”“朵羅”是蒙古語,意為腦袋,“巴郎子”一般是指貨郎手中的撥浪鼓;“今天婚事上的夾麻是誰哈?”“夾麻”是藏語,意為廚師;“我看哈你倆邦間唄。”“邦間”是土族語,意為差不多;“我看哈你就是個麻楞子。”“麻楞”是蒙古語,意為神志不清;“這點海納花兒長著就好看??!”“海納”是阿拉伯語“罕娜”的音譯,指鳳仙花;“人家杠趟著來了。”“杠趟”為藏語,意為徒步。這些話語明顯是在多種語言的環境中,吸收了當地少數民族語言的許多成分,長期頻繁的交際而產生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一種語言現象,與漢語其他方言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有了一定差異,也擁有了自己獨特的方言特色。

      在這里需要著重說明一下,碾伯地區的方言是青海方言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獨樹一幟的,而是融合在了大語言環境之中。

      絢麗綻放的藝術之花

      翻看碾伯的歷史,從遙遠的史前文明開始,歷朝歷代的典籍中都有關于它的記載,眾多歷史名人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故事。

      樂都被譽為“河湟地區文化大縣”。最好的佐證便是曾經培育出諸多河湟名士的鳳山書院。何澤著,這位曾在碾伯任職不足十年的知縣,開樂都教育之先河,可謂功不可沒。乾隆二十四年,他曾在今天碾伯街道的文廟旁創建了一座書院。

      湟流在前,鳳山在后。地處這樣一處風水寶地的鳳山書院,和那些從書院走出的眾多文生秀士一起,對“人杰地靈”一詞作了最好的詮釋。當我們歷數從鳳山書院走出的舉人、貢生時,許潤、吳栻、傅化鵬、謝善述等名字,在河湟地區都可以說得上是流芳千古了。

      吳栻這位清代時期的青海詩人,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生于樂都的一戶貧寒人家。他天資聰穎,刻苦好學,16歲便考中秀才。但是,命運之神并沒有青睞他,在仕途上他一無所獲,一生只留下了大量的詩歌,這些詩歌具有邊塞詩的真味,是我省早期著名詩人之一。類似吳栻這樣的文人,對碾伯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文化財富。

      碾伯的文化傳承,與其地理位置也有著巨大的關系,這里曾是唐蕃古道和古絲綢之路南線的一處重要驛站。漢三老趙寬碑、南涼古都遺址、西來寺、關帝牌坊等都是聞名省內外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西來寺珍藏的“水陸佛像畫”,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早在1966年被中國文物局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集我國古代佛教、道教、儒教三教題材為內容的一種創作形式;聞名省內的“亭子”、高蹺、“竹馬子”等民間文化藝術更是一絕,它們是傳統文化活動中的重頭戲,也是樂都民間社火中最優秀、最有藝術價值的節目。

      碾伯地區的民間文化藝術形式可謂浩如煙海,在此僅以“九曲黃河燈陣”來舉例說明吧。

      《封神演義》中的“三姑計擺黃河陣”一節中曾講到,三霄娘娘為了替兄趙公明報仇,擺下黃河陣與姜子牙斗法。今天,遺留在碾伯的“九曲黃河燈陣”,很可能起源與原始的巫術祭祀活動,祈福禳災的觀念至今積淀在了大家的心底深處。春節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它的文化內涵是天地人之間的和諧,強調人與自然界的親和關系。因而,春節比其他節日更為集中地儲存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元素,“九曲黃河燈陣”就是這個眾多元素中的一點。

      每年春節,由七里店、馬家臺等村聯合舉辦這一活動。負責擺燈陣的人叫“燈把式”,他的手中有流傳保存下來的圖紙。根據《樂都縣志》記載,燈陣是按照“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九宮”設計的。東門入,西門出,中有三條街相連,每座城中有一高桿,上懸明燈神幡,代表一個神位。據說,從空中俯瞰,九曲黃河燈陣好似一朵蓮花,黃蕊、紅瓣、綠葉,似同一幅圖畫。

      曾獲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九曲黃河燈陣”,是一項男女老少都樂意參加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尤其是在農歷正月十五晚上,總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天上月明星稀,陣中的燈籠燈光綽約,一派迷幻景致。“轉轉黃河圈,能活一百年。”“轉轉天燈桿,全家保平安。”這些民間諺語,無不寄托著群眾對健康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歲月積淀的文明結晶

      河湟文化是黃河上游歷代先民生產生活中積淀的文明結晶,是在中華文明歷史演進中形成的值得珍視的文化。世居在碾伯的各民族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共同生存、共同生產、共同開發、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河湟文化。今天,拔地而起的河湟文化博物館,保存并記載了人類文明或歷史延續的文化符號,陳列其中的一件件銹跡斑斑的勞動工具或宗教儀器,展示著高原先民曾經擁有過輝煌和歷史。

      河湟文化博物館,這一傳承河湟文化精神的寶庫,從2017年開始選址,第二年開工建設。歷時六年的傾心打造,2022年3月份,開始面向公眾開館。

      “雖然我們不能人為延伸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延伸生命的寬度。”帶著瞻仰的崇拜之情行走在河湟文化博物館的各大展廳時,我想到了這樣一句老話。在這里,不同的收藏理念和展品來源賦予了它完全不同的風貌,古代和現代雙重元素的水乳交融,無形中折射出了一個國度、一個地域、一個城市的精神文化厚度。

      今天看來,河湟文化博物館的意義不僅僅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文化素養,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方面所起到的積極意義。更大程度上來說,它是站在保護發展黃河全域文化的高度在看海東,是從不斷延續黃河文化千年神韻的視角促發展。而且,也是努力實現源頭黃河文化與下游黃河文化的協同、自然生態承載力和文化發展生產力協同的文化之源。

      鳥瞰碾伯,它夾峙在勝番溝、羊腸子溝、雙塔營溝、孥目赤溝等幾條溝壑之中。分布在湟水河陰陽兩岸的茫茫南北群山中,馬場山、松花頂、桌子山等山脈孕育了豐富的水系。由于冰雪融化的補給或日常降水的匯集,一條條溪流沿著地勢從不同的溝壑中源源不斷地注入湟水河。相對于我省境內來說,充沛的水源、豐富的植被、優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自古以來就是“青海道”上的主要驛站等多重原因,今天的碾伯成了高原先民早期生活、貿易的絕佳場所,河湟文化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看久久久久久一级片_热久久最新地址免费观看_夜夜高潮天天爽欧美_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